2005年8月16日,星期二(GSM+8 北京时间)
浙江法制报 > 第七版:前沿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800余件新品种侵权假冒案件被查处
姚润丰

  据新华社 随着农业科研单位和种子企业品种权意识的增强,相应的品种权侵权案件急剧增加,伤农害农的“假种子”案件时有发生,损害了国家和农民利益。农业部统计显示,截至2004年12月31日,我国17个省份共查处农业植物新品种侵权和假冒案件共863件。
    农业部副部长张宝文在此间召开的第二届全国农作物授权品种展示暨品种权交易会上说,植物新品种作为人类智力劳动成果,对促进农业持续发展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作为农业领域中最重要的知识产权制度,必须通过提供专有产权保护,能够切实保障育种者的权益,激励育种者的创新积极性,有利于构建促进农业科技创新的长效机制。
    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副司长陈凤秀表示,近年来,社会各界要求加强植物品种权保护的呼声不断高涨,对品种权给予切实有效的保护是保证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良好运行的关键。1999年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赋予各级农业行政部门查处侵犯品种权和假冒授权品种的职责,自2001年开始,农业部先后选择黑龙江等12个省市开展了植物新品种保护执法试点,开展全国范围的行政执法培训,提高执法水平。据统计,截至2004年底,全国农业行政部门共查处侵犯品种权案件299 件,假冒授权品种案件共564件,在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同时有力促进了种子产业的健康发展。
    陈凤秀介绍说,为更好地配合农业植物新品种申请、审查、授权以及纠纷案件处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农业部已先后组建了农业部植物新品种保护办公室、农业部植物新品种复审委员会、农业部植物新品种繁殖材料保藏中心、农业部植物新品种测试中心和14个分中心,编制了玉米、水稻等近80种植物新品种测试指南。今年1月,又成立了全国植物新品种测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为进一步提升植物新品种审查授权的标准化、规范化、公正化管理水平,提供了组织与技术保障。